UTO又簽國字號運動員,“小”品類如何擴容
2026年米蘭-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季奧運會已經近在眼前,冰雪項目的贊助與激活也迅速增加。
9月22日,戶外品牌UTO悠途一口氣宣布了兩項簽約:中國短道速滑運動員、2024年世界短道速滑錦標賽1500米冠軍孫龍成為UTO品牌大使;簽約亞冬會單板滑雪坡面障礙技巧冠軍張小楠,成為UTO品牌星推官,這也是這位“05后冰雪新星”職業生涯的首個品牌代言。
事實上,在此之前UTO一直在賦能專業運動員,至今已經服務了15支中國冰雪國家隊與中國皮劃艇國家隊,并簽約冬奧冠軍徐夢桃成為品牌的全球形象大使。一方面是專業圈層的肯定,另一方面是業務規??焖僭鲩L,可以說UTO在近幾年已經跑出了自己的勢能,迅速成為中國貼身層品類的代表品牌之一。
運動用品領域的一個趨勢是,越來越多的品牌從小品類崛起。相比外層衣物,貼身層是個小品類。但UTO的發展證明小品類也有廣闊的發展空間,UTO16年以來的打法也示范了從單一品類入手的品牌如何撬動大市場。
小品類撬動大市場
在一些品牌堅持做全品類的時候,UTO選擇了一條“反主流”的成長路徑——專注運動貼身層這一細分賽道。
2009年這個品牌創立之初,國內專業冰雪裝備市場幾乎被國外品牌壟斷,消費者很難買到兼具專業性與性價比的產品。那個時候貼身層產品更是一片空白,UTO創始人張凱喜歡戶外運動,早已親身體會到了專業運動貼身層的必要性,但因為機器、技術等多方面的差距,中國尚未能誕生符合需求的產品。
張凱不滿于這一狀況,開始從貼身層入手,自己一點點做研發,主打功能性運動內衣的UTO由此而生。
UTO的產品一面世得到了積極的反饋,但從一開始UTO的戰略就十分清晰,要把貼身層這個品類先做透做深,而不是急于擴張?!拔覀兪且粋€做長期生意的公司,尤其只做單一品類,一下子做到幾十億也不現實?!睆垊P曾對懶熊體育表示。
即使在戶外行業最紅火的幾年,UTO也堅持貫徹了這種專注,聚焦在運動貼身層這一件事情上,只是將運動場景從徒步登山逐漸延展到滑雪和越野跑上。在UTO的天貓店鋪,你至今也找不到一款沖鋒衣。這樣的心態讓品牌能夠按照自己的節奏來發展,保持了某種純粹。
隨著戶外分層穿衣法逐漸深入人心,2023年前后貼身層品類加速爆發,大量玩家迅速涌入賽道。其中一部分品牌是“風口品牌”,它們追逐熱點,以營銷驅動,但因為并沒有長期積累尤其是技術壁壘,所以經常在風口過后業務迅速跌落,這樣的劇情在過去的中國體育用品行業中循環往復。
但UTO代表了另一個發展模型。UTO的發展路徑不是有了營銷能力去找工廠,而是依托自己深厚的技術和生產能力去做品牌。16年這樣的專注,“坡長雪厚”很自然造就了UTO強有力的自主研發能力,這也是UTO最核心的競爭力。
少有人知道的是在貼身層品類在國內市場崛起之前,UTO已經是賽道的老牌玩家。UTO從代工起家,無縫織造技術一直是UTO的強項,因此國內不少運動貼身層品牌都曾經或者一直由UTO代工。
到了貼身層市場爆發的時候,這個時候積累多年的UTO已經獲得了技術壁壘,反而能快速承接熱度。之所以UTO能夠成為賽道的贏家,或許正在于明白一個道理,小品類入手的品牌,做深是第一位的,能長久保持勢能的品牌一定是科技驅動的。
冰雪成為最佳突破口
在戰略專注和堅持科技驅動之外,UTO能放大的另一個原因是找到了足夠銳的突破口。貼身層這一品類中包含多個運動場景,那么做品牌應該從哪里入手?UTO選擇了冰雪運動。從現在看,這個戰略是十分正確的。
滑雪是一個貼身層的強需求場景。滑雪用戶要面臨低溫和溫度的不斷切換,這長期以來也是滑雪貼身層產品的一個痛點。UTO就從這個最難的地方入手。
▲圖片來自品牌官方微博@UTO悠途
UTO本就在這方面有技術優勢,開始圍繞滑雪場景做個性化研發,2015年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的消息傳來,UTO敏銳捕捉到冰雪運動升溫的信號,立刻加大研發投入,聯合紡織高校建立實驗室,針對中國運動員的體型特征和運動習慣優化產品版型,從最初解決“保暖不悶汗”的基礎需求,到如今融合遠紅外蓄熱、無縫織造等42項國家專利技術,每一次迭代都緊扣運動員的真實需求。
中國首位雪上項目全滿貫獲得者、奧運冠軍徐夢桃曾坦言,在高空翻騰落地的瞬間,UTO貼身層的支撐性讓她更有信心完成高難度動作;孫龍贊揚UTO的單向導濕技術讓他訓練全程都能保持干爽舒適;單板滑雪新星張小楠則在亞冬會備戰期間,對品牌裝備在零下二三十度環境中的保暖性能印象深刻。
精英運動員的證言是UTO科技能力的最好背書,讓UTO獲得了專業心智,運動員也在為品牌賦能,和UTO不斷進行技術共創??梢哉f,UTO的技術進化史,就是一部中國冰雪裝備的升級縮影。
這些年,中國冰雪產業確實憑借北京冬奧會和“三億人上冰雪”等推力,不斷向上。《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我國冰雪產業規模從2015年的2700億元迅速擴張到2024年的9700億元,并在2025年突破萬億元大關。準確的戰略判斷,讓UTO借到了冰雪運動發展的紅利,抓住了潛力巨大的賽道,一個足夠大的賽道對UTO這樣做少品類的品牌是至關重要的。
從冰雪場景切入的另一重好處是,從最難的地方開始,為跨場景打下了堅實基礎。UTO能快速跨場景是因為在滑雪場景積累了可復用的技術,經過硬核場景的驗證后,這些技術能順利遷移到其他場景。
在冰雪領域站穩“國家隊級”服務標桿后,UTO開始從冰雪運動向多元化戶外運動貼身層領域跨越,從覆蓋冰雪賽場的自由式滑雪、鋼架雪車,延伸至水上運動的皮劃艇,再到陸地戶外的馬拉松、越野徒步,構建起“冰-水-陸”全場景的戶外運動貼身層產品矩陣。隨著產品拓展到更大眾的運動,UTO也逐漸被更大眾化的用戶所得知,為品牌未來提供了巨大發展空間??梢哉f,UTO從滑雪入場策略是很有商業智慧的。
技術平權的底氣和意義
最后,UTO能有現在的勢頭和創始人科技平權的初心是分不開的:“專業不是用來標榜的,而是用來讓更多人享受運動的。”行業也確實需要有人扛起“國民戶外運動貼身層品牌”的大旗,這樣的定位能為品牌提供巨大的勢能。
UTO能貫徹這種初心做到技術下放是因為供應鏈優勢。多年的代工積累,讓品牌對原材料和供應鏈有強大的把控力。
這種把控力的一個標志是UTO現在已經可以做到集中采購,即和很多上游的原材料品牌做了定向開發,UTO向它們定向采購專供材料,因此合作伙伴從國外引進的好材料,UTO經常是第一個用的。
除此之外UTO的供應鏈優勢還體現在擁有底層的自研能力,UTO目前使用的部分紗線原材料由自己研發。這樣的供應鏈能力,讓品牌能保證產能,同時控制成本?,F在,品牌推出的入門級速干產品價格控制在200-300元區間,如249元的羊毛速干短袖。
通過優化供應鏈降低成本, UTO使普通消費者能夠接觸到專業級技術,目前構建起了一個完整的賦能金字塔模型:
在塔尖,是為國家隊運動員提供專業裝備解決方案。單向導濕科技、吸濕速干科技、抑菌除味科技、遠紅外蓄熱科技、分區散熱系統科技、人體仿生學科技、分區加壓賦能系統科技、無縫織造3D科技、0染料環??萍?,9大創新技術都是服務精英運動員的保障;金字塔的中段,是對冰雪運動愛好者的全面覆蓋;塔基部分,則是面向全年齡段、全地域的冰雪運動普及。UTO 將服務國家隊的遠紅外蓄熱、吸濕速干等核心科技下沉應用,開發出適配大眾冰雪活動的基礎款裝備。
這樣的科技平權意義重大,這種“專業技術民用化”的路徑,既響應了地方政府“冰雪裝備器材進校園”的實施方案,也解決了下沉市場“想用專業裝備但成本過高”的痛點。更深遠的意義是,科技平權能讓一些專業運動向生活方式轉化,當一項運動成為生活方式,無疑能為相關的品牌撬動更大市場,長遠看,UTO是自己種樹,自己乘涼。
UTO16年的經歷證明了一件事,有些品類看似市場小,但如果從小切口深入進去,會發現增長的空間是無限的。一米寬的賽道,也可以做一萬米深。
貼身層市場還在增長,據調研機構恒州誠思(YH Research)研究統計,2023年全球貼身服飾市場規模約5373億元,預計未來將持續保持增長的態勢,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接近7772億元——UTO等貼身層品牌面對的是一個快速增長的全球市場。
毫無疑問,UTO將繼續成為中國冰雪運動發展中一支積極力量。而隨著米蘭冬奧會將近,和眾多冰雪國家隊、運動員合作的UTO無疑將再次站上舞臺中心,又一次冬奧會的曝光將為這個堅守細分賽道的本土品牌發展注入新動能。
聲明:本文由懶熊體育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下一篇: “最快女護士”張水華,發文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