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了還被造“黃謠”的NBA天才,姚明瞬間沉默
姚基金慈善賽和訓練營舉辦期間,姚明與昔日火箭隊友“老貓”莫布里相聚,兩人聊天時,談到了姚明新秀年的隊友們,說到弗朗西斯、卡托等曾經的伙伴時,姚明和莫布里都是笑呵呵的,直到一個名字出現,氣氛突然變了,莫布里雙手掩面,語氣低沉了許多,眼中似有淚光閃耀。
這個名字是埃迪-格里芬。
火箭33號
埃迪-格里芬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但他的籃球天賦毋庸置疑。NBA選秀網有一個權威度很高的新秀評測,共12項內容每項10分,滿分120分。格里芬在2001年參加選秀時,評測分值是107分。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另一位公認的天才球員,2009年選秀狀元布雷克-格里芬的評測值是105分。
格里芬打籃球起步很晚,直到上高中才開始接受系統的籃球訓練,但絕佳的身體天賦迅速抬高了他的比賽天花板。在羅馬天主教高中打球的第二年,接觸籃球時間很短的格里芬就已經打出場均24分11籃板8蓋帽,當選費城年度最佳球員。格里芬并不是那種純靠身體打球的,他接受正規訓練后不久,就練出了很細膩的低位技巧和外線投籃。作為一名身高2米08的大個子,擁有三分射程,這在當時并不多見。
“那個時候,大個子去投三分是很少見的,但埃迪能夠做到,”格里芬的教練約翰-哈德尼特說,“他曾在一場比賽投進10記三分,連續命中六七個遠投。那個時候的籃球風格與現在不同,當大個子投三分的時候,你會要求他回到籃下,但對于埃迪不能這樣做,因為他的投籃能力確實很強,你作為教練只要坐在場邊欣賞他的進攻表演就可以了。”
格里芬不但能投,還能防,他擁有接近2米2的臂展,結合出色的彈跳,簡直是一位極品護筐手。簡單說吧,無論進攻還是防守,格里芬都是精英。
“埃迪在場上做任何事情都不需要怎么費力,”《費城論壇報》記者唐納德-亨特說,“他幾乎都不怎么出汗,一切都是信手拈來。”
全美第一高中生
當格里芬來到高中生涯最后一年時,他在全美高中球員實力榜上排名第一,至少有100所大學想要得到他,但就在格里芬爭奪戰打響時,他被學校開除了。
原因是,格里芬一言不合動手打了隊友,且下手非常狠,將隊友打得身上都是血,隊友試圖逃走,格里芬還追著打。校長下令把格里芬逐出學校,但派了一位家庭教師負責他的學業。校長告訴記者這樣做是讓格里芬懂得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果學生時期不讓他懂得這個道理,等他成為職業球員,恐怕會闖下大禍。
格里芬在西頓霍爾大學打了一年,場均17.8分10.7籃板4.4蓋帽,被認為是2001年選秀狀元大熱門,可就在有望狀元及第的時候,格里芬又闖禍了。
他在更衣室毆打了隊友泰-夏因,將對方的臉部打傷縫針,起因是認為夏因在比賽中故意不給他傳球。在高中那次打架之后,格里芬曾承諾這種事情再也不會發生,這個承諾看起來對他并無約束力。
高中和大學期間連揍隊友,即便再看好格里芬天賦的球探也害怕了,在向格里芬的教練和隊友詳細了解情況后,大多數球探認為這個年輕人至少在心理上還沒有做好打職業聯賽的準備。
可即便如此,格里芬還是不缺追求者。時任火箭總經理道森就特別欣賞格里芬的籃球才華,與籃網談妥交易,籃網用首輪七號簽選格里芬,火箭將13號秀理查德-杰弗森、18號秀杰森-科林斯和23號秀布蘭登-阿姆斯特朗打包,三換一得到格里芬。
談到這筆交易,火箭主教練湯姆賈諾維奇說:“三個首輪秀當然很重要,但當你有機會獲得像埃迪這種特別的球員,你怎么能錯過機會呢?”
垂直封蓋奧尼爾
格里芬在火箭的第一年,場均得到8.8分5.7籃板1.8蓋帽。在格里芬新秀賽季結束后的那個夏天,火箭用狀元簽選中了姚明。很多業內人士認為,格里芬非常適合搭檔姚明,因為大姚是傳統中鋒,而格里芬是機動性很強的大前鋒,能投三分,能協防護筐。
格里芬對姚明很熱情,甚至熱情過頭了。姚明新秀年有一次去客場打比賽,賽后回到酒店倒頭就睡,就在半夢半醒之間,聽到敲門聲,開門一瞧是一個姑娘。
“你的朋友埃迪讓我來陪陪你。”那位姑娘對姚明說。姚明嚇了一大跳,立刻搖頭擺手關門三件套,將姑娘拒之門外。
火箭曾想將姚明和格里芬打造成球隊基石級前場組合,但很快發現,這個想法不切實際,因為格里芬對于籃球似乎失去了興趣,多次無故缺席訓練,甚至好幾次錯過了球隊前往客場的航班。
在杰夫-范甘迪成為火箭主教練后,與格里芬的矛盾迅速激化。范甘迪回憶,2003-04賽季的季前訓練營期間,格里芬就像是一個失去了靈魂的空殼。范甘迪要求格里芬去找助教史蒂夫-克利福德,商討一份恢復身體狀態的訓練計劃,格里芬口頭答應了,但他根本沒去,而是直接開車回家了。
當火箭去薩克拉門托打季前賽,其他球員都到了機場,唯獨格里芬沒來,打他的手機關機。球隊與格里芬的家人取得聯系,被告知格里芬將搭乘另一班飛機趕過去,但他直到那場比賽打完,都沒有露面。
工作態度異常消極的格里芬,還惹上官司。一名女子指控格里芬對她進行毆打,還對她開槍。格里芬達成了一份認罪協議,被判18個月緩刑,但他緩刑期間,在休斯頓的一家夜店斗毆,被判入獄15天。
與范甘迪鬧翻
火箭裁掉了格里芬,他隨后與籃網簽約,但并沒有代表籃網上場,因為未能通過緩刑條款規定的尿檢。按照規定,格里芬在檢查當天上午7點半提供尿檢樣本,檢查結果顯示,他體內酒精含量是法定限值的兩倍。按照送檢時間推算,格里芬在那一天一大早,就已經是醉酒狀態。
徹底讓籃網對格里芬死心是鬧婚事件,格里芬在新澤西的一家酒店,未獲邀請就闖入了一場婚禮的現場,還在深夜猛砸新郎新娘的房門,直到警方趕來。警方搜查了格里芬居住的酒店房間,發現冰箱里的酒都被他喝光了,他還額外又買了好多瓶。
與格里芬合作過的律師拉斯蒂-哈丁透露,格里芬可能從高中時期就開始喝酒,但最初還知道控制,失控是在同父異母的哥哥鮑威爾去世后。鮑威爾對于格里芬是長兄若父,格里芬有什么心事都愿意和哥哥聊,但鮑威爾深陷毒癮,因心臟病去世,再也沒有人能走進格里芬的內心。
“如果哥哥還在,一切都會不一樣,無論我遇到什么事兒,都可以和他談談,他可以幫助我。”格里芬在2004年接受采訪時說。
格里芬進入了前NBA球員兼教練約翰-盧卡斯創建的酒精治療中心,酗酒問題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機會也再次到來,森林狼簽下格里芬。
時任森林狼總裁麥克海爾,相信自己能挽救格里芬的職業生涯。麥克海爾不但親自指導格里芬訓練,還把他的更衣柜安排在球隊老大加內特的旁邊,讓KG時刻關照一下這位天賦滿滿但心智不成熟的老弟。
麥克海爾也沒能拯救他
格里芬在森林狼效力的前兩年打得不錯,森林狼覺得他已經迷途知返,續簽了一份三年810萬美元的合同,但格里芬這人就是不禁夸,籃球事業稍有好轉就出事兒。
2006年3月30日凌晨兩點左右,格里芬駕駛的SUV與一輛停在路邊的車迎頭相撞,警方趕到現場,格里芬一身酒氣,顯然他是酒駕。但更奇葩的是,現場目擊證人爆料,格里芬開車看色情DVD,一手握著方向盤,另一只手在“自我安慰”。
警方在檢查格里芬的車時,確實車內正播放那種兩三個人就拍完的小電影。據調查,格里芬懇求被撞車輛的車主不要報警,他愿意買一輛新車作為賠償。
格里芬的心思再次偏離出籃球軌道,他的賽場表現也隨之崩盤,還因違反聯盟禁藥規定被禁賽,森林狼放棄了格里芬。被解雇后的格里芬再也沒有參加過正式的籃球賽,但他并不想放棄籃球,從2007年6月開始,每天跟隨前火箭球星卡爾文-墨菲訓練。
格里芬收到了一份來自塞爾維亞俱樂部的報價,他告訴墨菲非常想去海外打球,墨菲的訓練課程通常是按周付錢,格里芬一次性付了兩個月的,他希望通過訓練調整好狀態,他才25歲,應該還有很多年的職業生涯。
可是,意外趕在明天之前到來了。
2007年8月16日上午,墨菲照常給格里芬打了電話,囑咐他按時來訓練,格里芬答應了,但一直沒露面。墨菲再打電話無人接聽,給格里芬留言也沒有回話。不只是墨菲,格里芬的母親和他的經紀人都聯系不上格里芬了,直到失聯四天后,格里芬的母親接到了警方的電話,詢問格里芬是否住在她那里?格里芬并沒有和母親住在一起,但他那輛SUV登記的地址是母親家。
警方表示,有一名男子在交通事故中死亡,身體被嚴重燒傷無法辨認,他們根據車的登記地址找到了格里芬的母親。
姚明+格里芬
格里芬的朋友急忙聯系了火箭,火箭的工作人員查看格里芬的病歷發現,他在球隊效力期間曾做個根管治療,牙醫保存了格里芬口腔X光片,警方很快就通過X光片確認死者就是格里芬。
警方還原事故經過,車禍發生在8月17日凌晨1點30分左右,格里芬無視鐵路部門的紅燈警告,沖破了護欄,沖到了鐵軌上,與一輛運貨的火車相撞。警方通過現場調查發現,格里芬駕駛的SUV沒有減速的痕跡。也就是說,格里芬是在全速狀態下與行駛中的火車撞上的,猛烈的撞擊引發了大火,格里芬不但當場死亡,還被燒得面目全非。
在尸檢結果出來之前,關于格里芬為什么會撞火車眾說紛紜,有人懷疑格里芬想自殺,理由是他沒有采取任何措施避免與火車相撞。
但為格里芬生下女兒的杰西卡透露,在車禍發生前不久,格里芬和她通了電話,格里芬說想回家,但迷路了,之后電話就斷了,看起來格里芬并沒有自殺的傾向。
隨著尸檢報告出爐,車禍的原因似乎已經得到了解答,格里芬體內未發現毒品痕跡,雖然他曾幾次因為濫用藥物被聯盟處罰,但他的酒精含量超過法定限值的三倍。
警方推斷這是格里芬又一次酒駕,只是他沒有之前幾次酒駕那樣的運氣,這次撞上了火車,而不是路邊停靠的轎車。(這件事后來被以訛傳訛成:埃迪-格里芬邊打波音邊開車,被火車撞死。)
英年早逝
一位天賦出眾的年輕人,為什么會是這樣的人生結局?
人們記憶中的格里芬,有著兩張截然不同的面孔。格里芬在火箭打球的時候,與當地的慈善機構達成合作,每送出一個蓋帽,就給休斯頓家境困難的孩子捐出一千美元。
盧卡斯曾幫助格里芬戒酒,在盧卡斯的記憶中,格里芬就是一個非常真誠友善的人。
“我有兩個學員因為做了錯事被趕出家門,是埃迪收留了他們,他是那種如果你需要幫助,會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來送給你的人,在很多方面,他無私到極致。”盧卡斯說。
森林狼的公關總監克里斯塔爾迪說,格里芬從不拒絕社區活動,而且非常樂于并擅長與孩子們交流互動,那種天真與歡樂,不是裝出來的。
但是,格里芬曾經毆打隊友,違反隊規,酗酒成性,惹是生非,并最終親手將自己的生命終結,你無論如何也很難將他與“好人”這個詞聯系在一起。
曾試圖幫助格里芬擺脫負面人生的前森林狼總裁麥克海爾坦言,他覺得格里芬是被身邊的一些人誤導了。那些家伙只在乎格里芬的錢,卻沒有給他正確的引導。格里芬很年輕就進入NBA,賺到了千萬美元,紙醉金迷的生活讓他膨脹也讓他迷失,酒精成為了他的依賴。不喝酒的時候,他像一個孩子那樣天真,喝酒后脾氣變得非常暴躁,他曾以為可以控制酒精,但結果是酒精控制了他。
不勝唏噓
終于,休斯頓夜幕下的朗代爾5300街區,他沖破了閃爍的紅燈,撞開了降下的護欄,這個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靈魂,在火車的轟鳴中,迎來了最終的結局。
熊熊烈火中燃燒的,是格里芬脆弱又倔強,善良又任性的一生。